Lucky在训练。 石洪宇 摄
这对搭档在吉林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四大队工作,两人亲密无间的配合也让Lucky成为“传奇警犬”。吉林省很多警犬训导员将其视为训练样板。
“很多时候它让我很感动,一次侦破案件,它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累得趴在我怀里睡着。”杨云泽说,双方相处多年,他早就视其为家人。
杨云泽是吉林市警队唯一的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8年前他来到警犬基地工作。工作的第二年,Lucky也来入职。双方第一次见面,Lucky便表现不凡——体力出众、聪明,且极为活泼。
第一步是培养亲密感情,双方在玩耍、朝夕相处中了解对方。当时的Lucky十分迷恋球类,甚至尝试咬着网球睡觉。但漫长、严苛的训练才是工作中的主题,先是听从命令,而后是行为规范……直至Lucky可以迅速找到床头、车辆、行李中隐藏的爆炸物。
“训练警犬也要遵循规律,不能急功近利。”杨云泽说,Lucky比较敏感,能迅速捕捉到他的情绪,如果过于急躁,会打消其积极性。
杨云泽起初认为对方更喜欢零食,训练成功后会给一些奖励。后来才发现,它更喜欢一起玩耍,每一次训练和出警后,双方都会用球玩上一阵。
寒来暑往,一人一犬在训练场留下汗水,在实战中检验效果。
一次紧急任务,这对搭档连续工作两天三夜,最终Lucky累倒,但配合民警找出了重要线索。收队后,杨云泽抱着它打了吊针。“当时别提多心疼它了,它用表情告诉我有多委屈。”
这对搭档的杰出工作成绩赢得了警队的信赖,2018年前后他们经常前往外地执行任务,在多个城市的大型会议现场、机场,经常可以看到这对搭档的身影。
熟稔动物习性的杨云泽明白,近7个年头的陪伴便是Lucky的大半生。虽然到了老年,但这只“传奇警犬”仍表现出卓越状态,每逢任务和训练,杨云泽来到它的房间,Lucky总会兴奋不已。(完)
什么是礼乐文化?礼以修身,乐以化心****** 中新网12月20日电 近日,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百家讲坛》名师彭林举行了一场直播连线,带领读者品读自己的作品《礼乐中国》,体会博大精深的礼乐文化。 直播中,彭林教授首先讲述了这本书的写作缘起。受电视剧等影响,现在一提到礼乐,有的人认为是“封建遗存”,有的人联想到的是磕头、作揖,其实这些都是对礼乐文化的误解和片面解读。 ![]() 作为历史学者,彭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播礼乐文化。他希望通过礼乐,树立国人的文化自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律。 接着,彭林阐释了“礼”和“乐”的内涵和关联。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 礼,是贯穿万物之理的规范。理无处不在,礼亦无处不在。鞠躬、作揖这些外在形式只是礼的细枝末节。 《管子·牧民》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不愁吃穿了,就会追求精神层面的发展,讲究礼节,明辨荣辱,使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 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以人如何通过修身,从一个动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为道德意义上的完人,作为人生的必修课。礼是做人的规范,所以这一过程,是借由学礼、践行礼来完成的。 和“礼”一样,“乐”也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中国古人将今人所说的“音乐”,拆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分别称之为声、音、乐。其中“乐”是最高层次,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正所谓“德音之谓乐”。 儒家修身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大要则包括内与外两个方面。所谓内,是懂得用思想纯正、风格典雅、中正平和,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雅乐陶冶心性,养心怡情。所谓外,是懂得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消除戾气,拒绝粗俗,懂得遵守社会秩序,尊重他人,与人为善,谈吐典雅,涵养德性,变化气质。 ![]() 礼以修身,乐以化心。礼乐双修,就是内外兼修。“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彬彬然有君子之风。 最后,彭林分享了古今两个礼乐小故事,提出没有经过礼乐熏陶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 据介绍,《礼乐中国》兼具通俗性与专业性,全书精选《礼记》《论语》《左传》等典籍中有关礼乐文化的格言名句100余句,每句礼乐格言下皆有译注和析义。 此外,书中还配有许多与礼乐文化相关的图片,进一步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彩插中的礼仪复原图实属珍贵,由彭林教授独家授权,来源于其课题项目。根据《周礼》《仪礼》《礼记》等古籍中对于古代礼仪和音乐的文字记述,彭林教授团队对古代礼仪进行了复原,如《周代婚礼夫妇对食礼仪复原图》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