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为世界经济变局扮演“常量”******
(中共二十大·观察)中共二十大为世界经济变局扮演“常量”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中共二十大为世界经济变局扮演“常量”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当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中国经济、世界经济都面临剧烈变革。在这个非常时期,中共二十大指明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的前进方向,这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大会对改革与发展理念和路径的坚持,将有效提振人们对世界经济前景的信心,避免悲观预期进一步蔓延。
在中国经济总量已达百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之际,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中共多年来的信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报告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几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重要表述依然居于显要位置。
过去十年,这些经济发展理念和路线不仅让中国经济实力有了历史性跃升,也使全球从中受益。中共二十大报告指明,中国将沿着这一被实践证明的成功之路坚定不移走下去。
这种坚持是对此前海外一些针对中国经济政策担心和质疑的最有力回应,也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用康宝莱全球高级副总裁郭木的话说,“二十大报告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确定性”,这足以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信心。
此次大会还发出了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宣言书,这对稳定世界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意义。
眼下,世界经济正位于十字路口。疫情余波还未退散,又遇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一再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多处梗阻。是继续“开门迎客”,在最大范围内互通有无,还是“筑墙设垒”,将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推向分裂,各国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经济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命运。
二十大报告给出了中国的回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等一系列部署,则为中国开放决心提供了具体支撑和落脚点。
作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将给其他国家带来新的广阔市场和海量机遇,助其早日走出低谷,更重要的是起到一种示范效应。
“越是‘脱钩断链’甚嚣尘上,越要反其道而行之,以开放合作不断‘筑链’,创造新的联系,让国际经济格局保持稳定。从长远看,这是对全球经济治理最负责任的行为。”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说。
如果从更宏大的视角观之,中共二十大报告除了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心针”外,还为其打开了一扇眺望更美好未来的新窗。
目前,距离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交卷时间”越来越近,但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此次大会将高质量发展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冀望走出一条能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换来尽可能多的产出,且能更好惠及全体民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这是一个相当高的目标和追求。一旦实现,不仅将为许多同样在探索发展道路的国家提供宝贵经验,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将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对中新社记者称,要化解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积累的种种存量矛盾以及潜在的增量矛盾,高质量发展是唯一切实可行的选择。中国对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将为全球解决可持续发展难题给出“中国答案”,作出中国贡献。(完)
郭金龙:两岸经贸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中新社厦门12月20日电 (记者 闫旭)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20日在厦门表示,两岸经贸合作依然是动力和机遇,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当天在厦门举行,郭金龙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年会是峰会台湾方面换届后主办的首次年会,承载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经贸交流开新局的重任。 据郭金龙介绍,过去一年,峰会理事会层面先后4次通过视频、电话云端相聚,各小组也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沟通、保持互动。双方交流热度不减,召开了两岸产业减碳合作研讨会,主办、协办了京台科技论坛、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中原论坛等两岸经贸交流活动30余场次。 同时,峰会合作成果丰硕,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国光生技四价流感疫苗顺利获批上市,推动上海台湾商品中心迁移新址等;围绕新冠疫情纾困、产业链供应链建构、重点产业融合发展、台资企业信贷融资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反映、协助解决在陆台企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峰会大陆方面将高度重视,助力有意愿的台企台胞开拓内需市场,共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郭金龙表示,峰会双方已经商定,寻找若干成长性好的领域设立专项,探索建构产业合作新模式,打造绿色数字新经济。 过去十年,大陆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先后出台了“31条”“26条”“11条”和“农林22条”等惠台政策措施,逐步提供同等待遇,率先分享发展机遇。两岸贸易额由2011年的逾160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超过3200亿美元;台商投资大陆项目累计超12.4万个,十年间增长了44.7%。(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彩神彩票app地图 |